2005/04/04

今天回高雄.. 對於台北車站的感覺 續

綠豆 ~~~ 寫得真好 ~~~
寫得相當有條理 ~~~

> 你提到了一些觀察到的文化現象
> 你覺得台鐵的員工不夠用心,
> 其實又何止台鐵的員工不夠用心?
> 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夠用心

我媽媽認為 這樣的現象 是因為台灣人欠缺的 是世界觀
試問有誰願意見過好的 而不去努力達成呢 ~ (是否能達成這看專業了)
或許有 但我想這應該不是多數 除非在這之前 就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她舉了呂秀蓮做例子 (ㄜ 我個人覺得不是好例子 但仍可接受)
她(呂)拿了兩個博士 (我後來印證 只有兩個碩士 伊利諾跟哈佛 沒拿到博士 是因台灣)
對於世界的觸角廣 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但在我們的社會 沒有經過一些仔細的思考 卻馬上予以不合理 打了回票
這時候我想 好像很多滿多古代科學家 都是提出與社會認知與現實不合的看法

在金磚四國的介紹當中 (俄羅斯 印度 中國 巴西我沒有拿到)
引領經濟奇蹟的 均是在背後都有強而有利的理工背景

俄羅斯擁有頂尖物理 印度擁有軟體輸出第二大國僅次美國
中國則是主政者的理工背景 以及強力的支持科技發展及專業教育

印度之成長 主要是因為一名叫做 柯理 的人 一位身兼 MIT Post Dr. & IEEE Chairman
他帶領了印度走向軟體工業 雖然他也經歷了許多的挫折 才讓印度成長

此時 我媽又說 台灣在早期 把一些能人都給殺害掉了
造成現在有能力的人 少之又少 只能期待我們這一輩 看是否能有所輩出
台灣的科技業之所以成長 是因為台灣在當時有李國鼎等人支撐這片天
而主政者在這方面也能接受
但是李國鼎他並不是台灣出生台灣成長的 他所接受的資訊 是從中國大陸那所獲得
當時的中國所看得到的世界觀 我想應該與現在不同吧
這讓我好奇 是世界觀的影響嗎 ?

> 換句話說, 台灣人對於品質的要求不夠高
> 這是台灣社會文化的一環
> 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 高希均說,
>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品質並不決定於其能力或意願,
>     而是其工作態度與價值觀。這些工作態度或價值觀若明確界定,
>     則包括:(一)專業知能之培養、(二)倫理道德之建構、
>     (三)人文精神之培養、及(四)社會關懷之投入。

> 從這裡看來, 台灣人最厲害的就是專業知能了.
> 但是其他倫理道德, 人文精神, 社會關懷就不夠了.

對於品質的要求
在金磚四國印度篇的開頭 地產大亨 尼諾 他說在印度習慣 "OK 就好" ...
和台灣很像吧 其實在公司有時候就會有這種感覺 我也有點 有時候是因為想準時下班
但是公司卻又不喜歡你準時下班 這時便可能會有先怎樣好了的想法浮現
而事後要是又剛好忘記 沒去改善原先設計 問題便會在此發生
這是我在大學受教育時 最常發生的事 - 東西只要能動就好
一個很錯誤的觀念

因此他的要求 不僅僅是 OK   而是要最好
台灣很多成功的企業何嘗不也是如此呢 但是 卻有更多不是這樣
我們的許多高樓很多都是建築在不穩的地基上 固然創意很多 卻會因為地基抽除而垮
造成許許多多泡沫化的臨時產業 (反倒是珍珠奶茶是個奇蹟 但他不算個產業)

關於以上那四點 除了專業知能之外 其實剩下的三個 我曾與一友人討論事情 而有論及
他認為台灣的素養一直在退步 而這些退步可以從現在的社會現象與電視媒體看出來
但是每一個現象 每一個的解決方案 都在中國文化的一本古書 論語 中可以得到
但是很可惜的是 我們的教育當中 並沒有去把論語落實
而是逐漸的越來越往專業步進 而捨本逐末了

No comments: